- 发布日期:2025-04-25
- 来源:白鹿智库
何立峰出席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部署会并讲话
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4月24日在京启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专项行动部署会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工作部署,充分认识跨境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合作赢得发展主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何立峰指出,要抓好专项行动的组织实施,在取得阶段工作成效基础上,将成熟的举措和经验做法尽快在全国复制推广。要直面近期美对我加征关税的新形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广大企业需求,加大政策供给,解决实际问题,加力培育壮大外贸发展新动能,以更优口岸营商环境激发活力、应对外部冲击、稳定增长。要深化国际交流,做好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便利经贸合作、人员往来,扩大“朋友圈”。要加快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合作,深入实施“智关强国”行动,更好服务发展大局。专项行动将在全国25个城市开展。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上海市等有关省市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政策导向】
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将扎扎实实强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刘民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当前,美国政府肆意滥用关税手段,破坏国际经济秩序。置身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一些民营企业发展也面临一定的困难挑战。刘民表示,这些困难和挑战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而不是制度性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应对困难和挑战,各有关方面都在共同努力、共同发力。”刘民介绍,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扎扎实实强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做好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准备工作,积极参与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同时,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实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引导民营企业更好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加大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力度,加力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强化拖欠企业账款失信惩戒,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加强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此外,扎扎实实营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持续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勇担时代重任,敢作敢为、善作善成。
七部门: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
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支持相关单位建立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协同开展医药大模型技术产品研发、监管科学研究等,强化标准规范、科技伦理、应用安全和风险管理等规则建设。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鼓励龙头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大用户等组成联合体,面向医药全产业链形成一批效果显著的标志性应用场景。鼓励各地建设医药人工智能领域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共性技术、知识产权运营、开源社区等公共服务平台。
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促进新产品有序供应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促进新产品有序供应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2024年底,修订后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以下简称《技术规范》)正式印发。《技术规范》设定了两个实施时间,其中生产环节实施时间是2025年9月1日,销售环节实施时间是2025年12月1日。标准实施前,电动自行车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整车生产、检验检测、强制性认证、销售物流、监管执法等产业链各环节都需要按《技术规范》要求做好调整和适配,确保生产环节正式实施后,符合《技术规范》且获得CCC证书的合格电动自行车产品能够大批量供应市场,在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同时减少老百姓身边的安全隐患;同时,按照旧版本标准生产的电动自行车能够在销售环节正式实施前消化完毕,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损失。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促进新产品有序供应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拟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为加快形成适应新标准要求的电动自行车产业链条和监管模式指明方向。
央行行长潘功胜: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 坚定支持自由贸易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 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时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经济碎片化和贸易紧张局势加剧,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各方应加强合作,努力避免全球经济滑向“高摩擦、低信任”的轨道。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坚定支持自由贸易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
市场监管总局:将制定并发布知识产权执法指导性文件
国新办就2024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稽查专员嵇小灵表示,2025年,我们将锚定执法体系和执法能力现代化目标,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执法制度建设进程,制定并发布知识产权执法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执法效能,为知识产权保护筑牢制度性屏障。
【地方动态】
上海:给予商业火箭、卫星、终端及配套关键核心产品研制一定比例资金补贴 最高达3亿元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防科工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印发《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支持标志性产品研制能力提升。发挥市级科技重大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协同创新等专项资金协同支持作用,给予商业火箭、卫星、终端及配套关键核心产品研制一定比例资金补贴,最高达3亿元,加快提升产业化规模。支持企业高端化智能化升级,提升批量制造能力,对企业购置设备、软件等投入,按项目总投入10%给予支持,最高达1亿元。对企业开展科技攻关、产业化项目建设的银行贷款,按照支付利息的最高50%给予贴息支持,最高达1500万元。支持火箭、卫星等领域智能工厂能级提升,按照评定能级分类支持,最高达1000万元。
四川:正抓紧编制《四川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5—2035年)》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今日官网消息,4月23日,2025氢能产业大会暨四川省氢能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在成都开幕。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表示,省委、省政府将氢能产业作为战略大后方建设和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领域,目前已形成了氢气“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布局。整体来看,四川省氢能产业已到厚积薄发的关键时期。在政策方面,去年11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了《四川省进一步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及推广应用行动方案(2024—2027年)》,该方案不仅对氢能全产业链继续给予奖补支持,还针对当前氢能产业发展的堵点和卡点作了多项突破,比如“氢高速”免费、支持氢能与电网互动等。值得注意的是,四川正抓紧编制《四川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5—2035年)》,精准指导四川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氢能产业,构建良性竞争的产业发展生态。
安徽: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整治 突出整治趋利性执法以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4月24日发布《安徽省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5版)>的通知》。其中提出,强化行政执法行为监督。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信息系统功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行政执法全程监督、问题监测和应对处置。畅通行政执法问题反映渠道,建立行政执法情况定期评估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执法行为警示、整改力度。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整治,突出整治趋利性执法以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
【行业动态】
国家知识产权局:严厉打击抢注“DeepSeek”等相关商标申请行为 护航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
国新办就2024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回应人工智能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需要,深入推进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制度创新,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供给。包括及时修改完善《专利审查指南》,发布《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积极回应和解决了有关人工智能专利申请主体、保护客体、审查标准等热点问题。聚焦人工智能重点领域,为相关专利申请提供快速审查服务,严厉打击抢注“DeepSeek”等相关商标申请行为,持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护航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运用,推动知识产权工作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治理效能。